陪練不賠練

我自己也是個媽,總是不小心會想很多,如果我兒拉肚子了,我就回想他前一天吃的每一餐是什麼,會不會是我給他吃了xx的關係,啊。都是我的錯。。。 如果他整天在幼兒園表現很歡,我就回想他前一天作息,會不會是因為我讓他在不對的時間做了不對的事,所以他沒睡飽就整個心情差,啊。都是我的錯。。。愈想愈多還會將整個禮拜的作息拿出來做檢討。。。

總之就是小孩的錯就是我的錯,他還那麼小,當然是我的關係。

像這樣一直給自己壓力的家長一定不是只有我(還是其實只有我?)但幸好我生性樂觀又怕麻煩,每次愈想愈多,結果搞到最後發現要是想那麼多,那要解決的方式就變得超級麻煩,抖了一下我就隨它去了(也是蠻瀟灑)。

像我兒還不到學琴的年紀,所以我的煩惱根本像羽毛一樣輕吧,開始學習的小孩才是真讓家長操心,如果學了琴,每個禮拜上一次課,回家也要盯著練習,那不懂音樂怎麼辦呢?要是學琴成效不佳,是不是因為我不會陪練?但我看不懂也聽不懂,要怎麼陪練呢?好沮喪啊。。。


其實練習真的是一件很私人的事,練習的過程中,家長只需要做到陪伴欣賞,有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的感覺,就可以了。偶爾可以問問小孩覺得好聽嗎?覺得練習時有把老師說過的事情完成了嗎?或是可以跟他一起聊聊曲子聽起來像什麼?是不是能跟之前的生活經驗作結合呢?這樣就非常足夠了。因為小孩子自己能夠解決的事情,比你想像的還要多,如果練習時家長因為求好心切而給了評論或指導,小孩可能會缺乏自己找到問題的動力,反正家長都會在旁邊挑毛病了,他何必做呢?練完這一首曲子可能練得「比較好聽」,但卻賠上了往後讓他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,甚至親子關係會很緊繃啊。

要把練琴變成一件自己的事,是需要培養的,要透過練琴認識自己的一切,就得給他空間,讓他犯錯,也許讓他原地踏步一陣子,等小孩發現練琴完全是自己的事,他可以找到問題並解決它的時候,成就感就會出現,進步就看得到了。


所以爸爸媽媽們辛苦了,小孩學習的過程爸媽真的最容易冒汗,容易把結果好不好的這個責任,往身上攬,不過他們很強喔,放心讓他們自己慢慢摸索,忍耐一下聽起來可能歪歪扭扭的音符XD,時間到了一切都會很好的!(其實是跟自己喊話)

發佈留言